粒粒同心共奮進:讓石榴文化根植思源 涵育德行滋養(yǎng)心靈
新聞網(wǎng) 發(fā)布日期:[2023-10-12] 文:田俊倩 圖:梁磊
一樹丹若醉清秋。十月,是石榴成熟的季節(jié),思源校園的石榴樹,被沉沉的果子壓低了枝頭,勃勃生機。兩千多年前,石榴沿古絲綢之路傳入中國,扎根長安,1986年,石榴花被確定為西安市市花。
石榴從遙遠的西域來到中國,帶來了絲綢之路沿線地區(qū)文化與經(jīng)濟貿易的繁榮,也被中華民族視為吉祥之物,賦予了新的內涵和文化。繁榮、和睦、團結、美好……承載千年的絲路御果,讓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的絲路精神薪火相傳,石榴的美好品質也在傳承中煥發(fā)新的生機,產生新的寓意。
2021年9月校長周延波專程前往孫世平老先生的石榴樹培植地察看捐贈石榴樹的生長情況并研究移栽方案
經(jīng)過20余年的快速發(fā)展,西安思源學院的辦學質量穩(wěn)步提高,得到社會高度認可。2021年秋天,孫世平老先生將自己親手栽培的99棵石榴樹捐贈給思源學院,予以學校最美好的祝愿,像石榴花一樣紅紅火火,像石榴籽一樣桃李芬芳。石榴樹的到來為學校增添了生機與活力,也讓“團結協(xié)作、開放包容、繁榮美好”的石榴文化根植于校園,滋養(yǎng)著師生。
西安思源學院文學院院長梁瑜霞教授介紹石榴文化
石榴,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吉祥物,一粒一粒的石榴籽緊緊擁抱在一起。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指出“在中華民族大家庭中,大家只有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手足相親、守望相助,才能實現(xiàn)民族復興的偉大夢想,民族團結進步之花才能長盛不衰。”談及石榴精神與文化建設,西安思源學院文學院院長梁瑜霞教授表示,常言道“人無精神不立,國無文化不興”,文化軟實力是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精神源泉和不竭動力。十八大以來,文化建設在國家發(fā)展中的作用得到進一步凸顯。2023年10月7日至8日在京召開的全國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會議,最重要的成果是首次提出了“習近平文化思想”。西安思源學院作為新發(fā)展階段高校競爭洪流中屹立潮頭的“弄潮兒”,經(jīng)歷了二十五年自強不息、艱苦卓絕的辦學之路,跨越了一個個歷史時刻,創(chuàng)造了一項項民辦教育界的“奇跡”。這些高光時刻,共同凝聚成思源人團結進取、開拓創(chuàng)新的“石榴籽精神”。這種精神,是文化強校的深刻詮釋,也是文化強國精神在教育領域的生動縮影,積極踐行了“習近平文化思想”的深邃內涵。
“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當前,高等教育主要矛盾發(fā)生轉化,社會對‘德才兼?zhèn)?rsquo;高素質人才需求愈加迫切。作為學校人文學科核心院系,西安思源學院文學院始終注重人文教育對人思想的滋養(yǎng),教誨啟迪青年大學生充分樹立主人翁的責任感,賡續(xù)一代代思源人的‘石榴籽精神’,在榴花飄香的思源校園歷練才能、增長知識、報效國家和民族。高校承擔著文化育人功能,是建設文化強國的主力軍,也自當肩負起新時代新的文化使命。象征民族大團結的‘石榴籽精神’,既是‘習近平文化思想’的有機組成部分,也是指引思源學院在新的征途中邁向特色名校的思想武器和制勝法寶。讓我們積極弘揚‘石榴籽’所蘊含的友誼團結、守望相助、同心協(xié)力的精神,在古老的白鹿原這座‘文化之原’種下一顆顆‘石榴籽’,培育出一朵朵璀璨絢麗的‘團結花’,共同努力創(chuàng)造屬于我們這個新時代的‘大學文化精神’。”梁瑜霞院長談到。
2022年9月孫世平老先生來校察看石榴生長情況
石榴在兩千多年前的漢代,沿古絲綢之路從西域傳入中國,在長安扎了根,形成了“多子多福”“民族團結”“合作繁榮”等美好寓意,也讓中國與絲路沿線國家建立了友誼合作的關系。西安思源學院國際合作與交流處處長韋振華介紹,“石榴從西域傳入中國,承載著濃郁的民族特色和文化蘊涵。石榴文化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一部分,也是中國文化中的重要符號之一。石榴文化的出現(xiàn)和“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有著緊密的聯(lián)系。作為古絲綢之路上的一個傳播媒介,石榴的傳入拉近了中國和絲路沿線國家之間的文化交流。通過文化交流,中國和絲路沿線國家之間建立了友誼合作的關系,為兩國人民帶來了更加豐富多彩的文化體驗。”
作為一所坐落在古絲綢之路起點的民辦高校,西安思源擁有廣闊的國際視野,主動響應和服務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大力推進與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在教育、科研、文化等領域的交流合作。2019年6月,周延波校長應邀赴吉爾吉斯斯坦訪問考察,并與奧什國立大學達成教育合作意向。今年4月27日,中國—中亞外長第四次會晤結束后,吉爾吉斯斯坦外交部部長熱恩別克·庫魯巴耶夫一行專程來到思源學院考察訪問,雙方人員圍繞開展高等教育交流合作、人文交流等展開深入討論,達成多項合作意向,為下一步持續(xù)推進教育、文化領域合作奠定了基礎。5月18日,中國—中亞峰會在西安舉行。在中國—中亞峰會中國商界會議上,應邀參加的周延波校長與吉爾吉斯斯坦文化部部長阿爾滕別克·馬克蘇托夫簽署教育文化合作框架協(xié)議。6月6日,奧什國立大學校長克孜別克夫·庫代別爾迪一行到西安思源學院參觀訪問,雙方正式簽署教育合作協(xié)議。7月15日上午,趙明宇副校長一行赴吉爾吉斯共和國教育部和多所大學訪問。建校25年來,思源學院緊緊圍繞高質量特色化發(fā)展,與絲路沿線國家多所高校建立合作關系,以“包容、團結、互助”的石榴精神踐行著國家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為培養(yǎng)具有國際視野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貢獻力量。
西安思源學院校園美化處處長楊向東采摘石榴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孫世平老先生辛勤育樹二十余載,我們從他手中接下希望“種子”,讓石榴樹扎根校園,在學校的精心培育下,開花、結果,茁壯成長,正如在學校老師的全力培養(yǎng)下,一批又一批學生成長成才。這99棵石榴樹帶著孫世平老先生的心血而來,美化環(huán)境的同時發(fā)揮文化育人作用。西安思源學院校園美化處處長楊向東表示,石榴獨具特色的形態(tài)特征,以及春華秋實、多籽等特性,使石榴極具觀賞價值,自古被賦予“團圓美好、和睦繁榮、多子多福”等諸多象征意義,逐漸演化成為一種文化植物,形成了獨具中國特色的石榴民俗文化現(xiàn)象。石榴花果并麗,火紅可愛,又甘甜可口,石榴籽緊緊抱團,飽滿而充實。“馬克思說,‘人創(chuàng)造環(huán)境,同樣,環(huán)境也塑造人。’校園里的每一株花草,每一方美景,都在春風化雨、潤物無聲中滋養(yǎng)著師生。石榴樹的到來美化了校園環(huán)境,讓人流連,一棵棵石榴樹,也成為學校環(huán)境育人、文化育人的重要載體。去年秋天,學校組織學生班級認養(yǎng)石榴樹,參與石榴樹的養(yǎng)護管理,成為推進綠色環(huán)保校園建設、發(fā)揮文化育人作用的有效途徑,也是勞動實踐教育的重要形式,師生在石榴文化的影響下于無聲處滋養(yǎng),在文化中浸潤。”
石榴原產于古代波斯和阿富汗等中亞地區(qū),西漢時張騫出使西域,返回時沿古絲綢之路將石榴“種子”帶入中原扎根長安,促進了東西部經(jīng)濟文化交流。“支援新疆,建設西部,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我覺得這是我應該去做的事情。”新時代,在黨和政府的號召下,一批又一批思源有志青年像石榴見證古絲綢之路文化交流和經(jīng)濟發(fā)展一樣,跨越山海,遠行萬里,沿一帶一路“西遷”,滿懷熱情地奔赴西部、扎根西部,到黨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業(yè),以青春之名投入祖國的壯麗事業(yè)中。“國家給了好政策,學校給了好機會,我可得把握住。”“祖國需要的地方,就是我的故鄉(xiāng),我要把青春融入祖國山河。”“服務西部,建設祖國,是我們這一代青年人應有的擔當。”“來到新疆,我義無反顧,因為祖國需要我,這是我的榮耀也是我的使命。”每一個扎根西部的思源畢業(yè)生身上,都體現(xiàn)了“到黨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堅定信念,反映著思源人“為西部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貢獻力量”的優(yōu)秀品格。
西安思源學院商學院2022級財務管理1班劉思涵
石榴在兩千多年前的漢代,沿古絲綢之路從西域傳入中國,在“多子多福”“民族團結”石榴文化的形成過程中,中國與絲路沿線國家走出了一條友誼之路、合作之路。西安思源學院商學院2022級財務管理1班劉思涵感嘆到,“千百年來石榴花的美裝飾著長安人的城,石榴果的甜滋潤著長安人的夢,石榴見證著中國與中亞源遠流長的友誼,這位絲路‘使者’,讓團結美滿、開放包容、興旺發(fā)達的美好寓意代代相傳?缭角甑慕z路情緣正成為西安形象的‘亮麗名片’。石榴流傳的過程不僅記錄著中國和中亞、西亞文明交流的一段佳話,成就了人類文明交往史上的一段華章,它還播下友誼的種子,深深地扎根于兩塊肥沃富饒的土地,不斷開花結果,使古老的中國與其他文化交流互鑒、造福人類。”
長安石榴花,不朱而自赤。1986年,石榴花被確定為西安市市花,石榴花也成為西安對外形象的一張靚麗名片。市花是一個城市的代表花卉,是城市形象的重要標志。代表著城市獨具特色的人文景觀、文化底蘊和精神風貌,石榴從漢代時期傳入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淵源,見證了古絲綢之路的文明。石榴花作為西安市市花,代表著西安市的一種精神面貌和對未來的期望,象征著成熟的美麗、富貴、多福多壽、子孫滿堂、繁榮美好、興盛紅火、生機盎然。
西安思源學院基礎教育學院2022級小學教育12班李靜
西安思源學院基礎教育學院2022級小學教育12班李靜介紹說,“石榴花期5-7月燦若霞光,尤其以五月榴花紅似火被唐代詩人白居易贊美“花中此物是西施”,石榴花嬌艷似火,如同西安這座城市一樣充滿生機和熱情。在西安,可以看到眾多以石榴花為元素和靈感的設計創(chuàng)意,第十四屆全運會開幕式的主會場便是以石榴花為設計靈感,28片“花瓣”對應28根V形柱,寓意“絲路啟航,盛世之花”。2011年,西安舉辦世界園藝博覽會,會徽與吉祥物便是以石榴花為設計靈感的長安花,長安花寓意和諧吉祥,吉祥物的頭上是一朵盛開的石榴花,活潑生動,深刻體現(xiàn)了西安的地域文化和民俗氣息。我們要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團結奮進,勤學成才,以自己奮發(fā)有為的實際行動展現(xiàn)青春風采,像石榴花一樣成為校園靚麗風景,像石榴籽一樣健康成長為對國家對社會有用之才。”
正值金秋時節(jié),紅彤彤的石榴果實掛滿了枝頭,在校園里熠熠生輝。石榴的美好精神和品格凝聚著來自五湖四海的每一位思源人,全校師生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團結一心,鑄就成堅實的果實,永葆奮斗的熱情和力量,共同奮進,綻放理想之花,結出累累碩果,讓思源教育事業(yè)穩(wěn)步前進,為祖國發(fā)展建設貢獻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