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育人丨漢語“小白”思源成長記】吉爾吉斯留學生與思源的“絲路之約”
新聞網(wǎng) 發(fā)布日期:[2023-11-20] 文:文學院 圖:文學院
自西安思源學院與吉爾吉斯奧什國立大學簽署教育合作協(xié)議后,2023年10月,文學院先后迎來了奧什國立大學留學生NAZMI(中文名“明珠”)、KAIRATBEK(中文名“岳陽”),西安思源學院與奧什國立大學的留學生合作項目順利落地。
吉爾吉斯留學生在思源
漢語第一課
師生合影
明珠的漢字情
留學生在學生餐廳
這是疫情結束后我們迎來的首批留學生。學校高度重視并對留學生的生活和學習做出妥善安排,讓來自中亞的留學生們深切地感受到“東道主”濃濃的熱情。
文學院選派具有十多年國外執(zhí)教經(jīng)驗的漢語教師提前做好人才培養(yǎng)方案,選派20級漢語國際教育專業(yè)學生擔任學生助教和生活向?qū),為留學生的日常生活提供了無微不至的幫助,使吉爾吉斯留學生能夠迅速融入思源,感受到思源人的熱情和溫暖,逐步適應留學生活。
10月23日,吉爾吉斯共和國的留學生們開啟了來華后的“漢語第一課”。留學生在課堂的表現(xiàn)相當活躍,對中國的漢語和文化表現(xiàn)出非常濃厚的興趣。他們坦言非常向往在思源的學習,對自己的未來充滿了信心。
留學生明珠今年22歲,出生在吉爾吉斯首都比什凱克。從奧什國立大學完成本科學業(yè),懷揣對中國文化的熱愛來到思源。因為中文不好,難免遇到不少困難,但是在學校的幫助下,她已經(jīng)快速適應了新的環(huán)境。她說:“在思源的生活我感覺很開心,學校在盡力幫我們解決學習生活中遇到的問題,老師和同學們對我們也很照顧,感謝西安思源學院!”
24歲的留學生岳陽,從小對中文很感興趣,能進行日?谡Z交流。背上簡單的行李,手拎兩個大馕便只身一人乘飛機來到中國。在接機口,他用略顯生硬的中文興奮地說:“我在要西安思源學院通過HSK六級考試,畢業(yè)以后在自己的祖國為傳播漢語做貢獻!”
漢語國際教育專業(yè)教師李蓓蕾對兩位留學生給予較高評價。她說:“很榮幸可以帶領實習小助教參與到留學生漢語教學的這項工作,學院對我們的工作給予了很大的支持和鼓勵,留學生們也很熱情,非常踴躍地參與到了漢語課堂中。希望在學校的支持下,爭取在第一年能讓兩位留學生同學順利通過HSK三級考試!”
在這一個多月里,作為留學生助教的20級漢語國際教育專業(yè)王黎飛、李丹丹、韓紀朝等同學一天也沒閑著,跑前跑后,勤勉敬業(yè),絲毫沒有怨言,為兩位留學生提供了許多幫助。他們說:“兩位留學生非;顫姛崆椋覍χ袊幕錆M興趣,我們會積極配合老師為留學生解決各種困難,感謝學校給了我們寶貴的實習機會,這段經(jīng)歷足以使我們受益終生!”
11月17日,第七屆絲綢之路國際博覽會將在西安盛大開幕。文學院將積極承接好學校在中國―中亞峰會期間達成的教育合作領域重要成果,搭建中外文化交流平臺,開展特色“中華文化體驗項目”,助力學校不斷提升辦學影響力。
從古絲綢之路到“一帶一路”建設,中國和吉爾吉斯共和國的友誼經(jīng)受住了歲月的考驗。相信在學校積極推動下,比什凱克的漢語之花一定會在“思源”這片土地上茁壯成長,中國和吉爾吉斯共和國的友誼也將萬古長青。ü└/文學院)